任建国1957年生于北京,现居住、创作于北京和悉尼。他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刘凌仓、卢沉、周思聪等画坛名家。任建国早在1980年代就在学术领域获得关注,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和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这在那个年代的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任建国年轻时便在艺术界取得学术建树,他的早期作品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1985年参加了展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早在1982年任建国的另一组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参展北京工笔重彩画展也同样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任建国 我们开的饭店 82×82cm绢本工笔重彩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建国在1981年代的《燕京四景》系列中较早在工笔重彩画领域实验和探索了“现代构成”的绘画语言。卢沉和周思聪两位先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和期望。任建国在1980年代参加的其他重要展览还包括“第六届全国美展”和“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这都是研究那个时代的美术史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展览。任建国二十出头就令画坛瞩目,当时最为权威的《美术》杂志于1985年第五期设专栏介绍任建国的艺术创作。同年任建国获得了北京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表彰。 任建国 燕京四景之秋雨 52x40cm 绢本工笔重彩 1981年 在带有抽象感的水墨方向上,任建国的作品显示了在这个领域的可能性。他虽然没有完全进入严格意义的抽象艺术,但他用笔和行笔的形式语言中具备了很强的抽象性因素。在他的这个系列的作品中有探索和发挥“抽象性”和“表现性”的现代语言特征,这部分的作品介于抽象与洒意之间,是以画家主体感受为表达方式的探索。这部分作品发挥了任建国在水墨语言和山水结构中的“抽象性”因素,将其进一步提炼,来传达画家精神内在和语言本体的美学感悟。任建国这部分的作品主要特征是在追求古意的同时有机融汇现代绘画语言,特别是将富有现代艺术精神的抽象和表现性的形式语言,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写意体系”相化合,在绘画生命的本质之处探寻现代形式与笔墨传统的交汇。 任建国 烟雨寒林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在这些抽象性的作品中,任建国的笔墨中流露出他作为中国画画家长期热爱和研究古代文物的深厚学养,同时对绘画性情真趣的探索启迪他在行笔中以更加放松的心境继续探寻“古意今趣”的绘画理想。这种意趣是画家主体之“我”与绘画之“趣”的内在关联。似如一位画家“从远古走来”,一路风尘走近我们,走到当下与我们相遇。在这些具有强烈的“抽象和表现因素”的作品中,流露出大胆表现画家精神直觉和行笔十分肯定的绘画自信,将古人的“狂洒境界”释放到当代的笔墨结构中。这是生成任建国那些山水意象“纵阔感”的画法来源,也是一位艺术家在追古识今探索过程中的个体感悟。这部分作品体现了庄子美学中的超然自适,也是画家对于逍遥精神的笔墨诠释。任建国将“潇洒美学”带入到他的水墨语言中,如同他一件画作中的题画诗所云“晚风知我乐,清酒几多杯”。古往今来,几杯清酒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洒意与灵感。 任建国 秋之风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 风行图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 南山秋居125×1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 阳朔渔兴 45×7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任建国 晨风早45×7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任建国的抽象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特征,在这些作品中亦能看到山水画的骨架和基础,由此可以看到他在语言来源上的路径。他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与现代语言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交融和突破,他的作品中贯穿了现代精神,提供了生机勃勃的水墨探索之路,在20世纪连接21世纪的中国画史上,开辟了独具一格的个人风貌,为研究20世纪以来的水墨历史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个人经验。 画家简介 任建国,著名画家,1957 年 2 月生于北京 自1980年代早期开始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1977 毕业于北京艺术学校 1978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82 大学毕业并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颁发的文学学士学位 1985 年《美术》杂志第五期对他的创作和艺术思想进行专栏介绍 1985 年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曾任光明日报社美术记者、编辑 1987年至今创作、生活于悉尼和北京 展览经历: 1978 北京市美展 (中国画《古代艺术传友谊》) 1979 北京市青年美展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 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学生习作展 (六幅习作) 1980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获三等奖) 1981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学生习作展 (中国画《燕京四景》《孪生》,获二等奖) 1982 北京市“八十年代”画展 (中国画《静》)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 (组画《巴蜀纪行》,中国画《看戏去》《开春》《小牛馆》《童年》等 12 幅) 北京工笔重彩画展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 北京工笔重彩画展 (中国画《南海拾零》) “八十年代”画展(二展) (中国画《巴山球迷》《女人总也不能闲着》) 1984 第六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扑不灭的烈火》) 光明日报奖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渡口》,获二等奖) 1985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家乡的篮球赛》《飞吧,白鸽》) 代表作: 1980 《到底谁是敌人》(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 1982 《巴蜀纪行》(毕业创作,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奖金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1984 《就职宣誓》(连环画,北京市优秀艺术作品二等奖) 《渡口》(中国画,光明日报奖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种苞谷的老人》(中国画组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 《我们开的饭店》(中国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发表: 1976 《抗震救灾速写》四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 连环画《智胜刁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1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发表于《美术研究》杂志 1981 年 1 期 连环画《孟尝君》,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小说《明清皇宫故事》插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 中国画《燕京四景》之二,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2 年 2 期 中国画《开春》,发表于《人民文学》1982 年 10 期 中国画《童年》,发表于《人民中国》杂志及《中国画》刊物 1983 中国画《小牛馆》,发表于《中国画》1983 年 2 期及《中国书画》第 15 期封面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发表于《连环画报》1983 年 1 期 连环画《李大虎与小刺猬》,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 年 1984 连环画《就职宣誓》,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 年第 1 期 中国画《渡口》,发表于光明日报及香港文汇报,1984 年 连环画《晚年》选页,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 年 7 期封面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 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 美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画《孪生》)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静》《女人总也不能闲着》) |